马家军的双手沾满了红军战士的鲜血。西路军的牺牲只是其中一部分,实际上,在整个解放战争中,马家军依旧与蒋介石政府联手对抗解放军,给我方带来了巨大的损失。他们犯下的罪行,简直是数不胜数,令人民痛苦不堪。这一切,党中央始终铭刻在心,永远无法忘记!终于,彭德怀带领大军兵临兰州城下,复仇的时刻,西北解放的决战即将来临!
西北地区自古以来便有大量回族居民,而大部分回族信仰伊斯兰教。众所周知,伊斯兰教具备强大的组织能力,而一旦这种强大的组织力量与极端主义结合,再加上充足的武器支持,后果往往不堪设想。清末时期的马家军正是这一社会毒瘤的体现。从乾隆时期开始,清政府实施的“汉制回”政策加剧了回汉民族的矛盾,直到清朝末年,这种矛盾爆发成了一颗巨大的民族定时炸弹。左宗棠受命前往西北,直接采取了“斩草除根”的做法,镇压回民起义。经过一番血腥清洗,马家军中最强的部队几乎被消灭,剩下的几股力量被收编为清朝的工具,成为了西北地区的“狗腿子”,这便是“西北二马”的起源。
清朝灭亡后,马家军的残余势力开始失去主子,思考自己的未来。他们看着手中的武器,最终选择了投靠袁世凯。冯玉祥登场后,迅速整合了西北地区的各大军阀,马家军不得不继续为冯玉祥效力。随着冯玉祥在中原的形势逐渐恶化,马家军重新选择了站队,投向了蒋介石一方,成为分裂冯玉祥势力的关键力量。蒋介石为了分裂冯玉祥的势力,将青海与宁夏两地的控制权分给了马家军,从而形成了“宁马”和“青马”两支马家军。
然而,这两匹“马”并非单纯的军事力量,它们在西北进行宗教改革,并将自己塑造成宗教领袖,以此维持统治。新中国的成立,意味着不再需要像马家军那样寄生在人民身上的“宗教领袖”,也不需要那些依靠武装割据、为非作歹的军阀。在青海,马步芳几乎掌控了超过六成的财富,而在宁夏,马鸿逵则积累了七吨半的黄金,这一切财富的来源,都来自于对西北人民的压榨与剥削,每一笔财富的背后,都是无数西北人民的血与泪。
在兰州战役之前,胡宗南和马家军的部队在扶眉战役中遭遇了重创。胡宗南的军队几乎被打得溃不成军,只剩下十几万兵力,退回了秦岭。而马家军则内部出现了混乱。在平凉战役中,马步芳的儿子马继援提议让宁马部队正面迎敌,而青马则在后方进行支援。马鸿逵对此表示极大的不满,决定撤回宁夏,指挥部队的战略安排非常混乱。正是这样的指挥失误,使得平凉的战斗并未能轻松取胜。7月31日,我军几乎完成了对青宁二马的分割,并将进攻目标对准了兰州。
兰州,是马步芳的老巢,地理位置重要,易守难攻。经过多年的精心防御,兰州已成为一座坚固的碉堡。然而,彭德怀司令员决心发动这场关键战役。13年前,西路军在西北戈壁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,二万多人中,战死者七千余人,被俘者超过一万两千人,其中六千多人在被俘后惨遭杀害。即便如此,马家军却依然装备精良,红军只有六千余支枪,弹药更是短缺。然而,正是这种“以牙还牙”的仇恨,推动了这场报仇雪恨的战斗。
1949年8月25日,解放军发起了对兰州的总攻。第一野战军集结了四个兵团、十二个军,共计34万兵力,从四个方向同时进攻兰州。经过长期缺粮的西野终于能打一场“富裕”的仗!尽管兰州防守坚固,但我军的决心坚定,经过激烈的战斗,终于在8月26日攻下了兰州。解放军在这场战斗中牺牲了9500余人,歼灭了敌军一万三千人,俘虏了马家军一万五千人,彻底摧毁了青马,血债也终于得到了偿还。
兰州战役后,我军乘胜追击,彻底消灭了西宁的青马残余力量。至此,青海和宁夏几乎全数解放,9月24日,银川被解放,马鸿逵投降,西北的人民终于迎来了他们的解放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